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4 Sep 2025

移民部长宣布新改革:更大力度遣返逾期滞留者

15:42 4/9/2025
Flying airplane

Photo: RNZ

一项计划中的法律改革将赋权政府更容易驱逐已经拿到永久居民签证的犯罪人员。根据现行法律,永居签证满10年就不可再遣返,而这一标准将上调至20年。

这一限制适用于严重犯罪类别。

在宣布这一改革时,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还一同宣布了【移民法】(Immigration Act)的一些额外调整:

  • 提供虚假或误导性材料,以及来新西兰之前有犯罪记录也可成为遣返的依据;
  • 对移民剥削相关罪名的处罚从7年监禁上升至10年;
  • 错误获得签证的人也可能被遣返;
  • 遣返通知将能够以电子形式发出;
  • 当有理由怀疑某人违反签证条款或存在潜在遣返可能时,移民官员将有更多权限要求当事人提供基于身份认证的支持材料。

移民部长于本周四(9月4日)公布相关改革,一同发布的还有一份统计数据:移民局预计新西兰现有20980名逾期滞留者。

移民局表示,这是该局首次采取新手段进行数据统计,其结果更为精确。上一次评估发生在2017年,当时预计有约1.4万名逾期滞留者。不过移民局也指出,评估手段的不同也意味着这两组数据之间不能进行直接比较。

Stanford表示,上个财年已经有1259名非法滞留新西兰的人被动遣返或自愿离境。

"我们知道大多数人在新西兰的时候是遵守签证条款和新西兰法律的,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不遵守的人来说,我们可以有合适的手段来应对。"她说,"我已经明确指示移民局,当个别移民不遵守签证条件时,可以优先采取执法和强制手段。"

Stanford还提到不可接受的移民剥削问题,并表示提高处罚标准"是为了体现对此类犯罪的重视,也是政府为减少此类剥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延续"。

移民局合规事务主管Steve Watson表示,新西兰每年大约要处理100万份签证申请和160万张电子旅行许可,而逾期居留人员比例"只占到短期移民当中的很小一部分。"

根据过往30年的统计显示,逾期居留者最多的国籍分别为汤加、中国和美国。

逾期居留人数前10名如下:

汤加:2599人;

中国:2577人;

美国:2213人;

萨摩亚:1697人;

印度:1582人;

英国:1256人;

菲律宾:938人;

马来西亚:753人;

加拿大:510人;

德国:498人;

其他国家和地区:6356人。

截至7月的两年里,逾期居留比例最高的仍然是汤加,其次是萨摩亚--不过这两个国家逾期居留比例均低于2%,汤加为1.93%,萨摩亚为1.66%;马来西亚排在第三位,比例达到0.34%。

整体来看,过去两年间持临时签证入境的外国人逾期居留比例不足0.2%。

Christopher Luxon

总理表示,移民群体合法留在新西兰至关重要。 Photo: RNZ / Samuel Rillstone

Luxon:"这是责任与权利的问题"

总理Christopher Luxon没有直接回答这些法律改革是否是为了打击逾期滞留现象。

"这么说吧,我们必须确保新西兰境内的移民是合法的。"他说。

尽管移民局不建议将2017年的逾期滞留数据与今年的数据做比较,但Luxon在周四的公告中依然将二者做对比。

"2017年是1.4万人,今天估计已经涨到2.1万--我们必须要确保移民部门正在尽一切努力来执行合法的移民制度。"

"最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其实是那些新移民 -- 他们按照合法流程来到新西兰,符合所有条件,而我们也希望大家在这种'权利与责任共存的文化'中,遵守移民条款和签证条件。"

当被问及这种政策在逾期滞留者比例如此之低的情况下是否合理时,他表示这是一种预防手段。

"确保移民的合法至关重要--你可以去看看其他一些国家,当(政府)不捍卫合法移民时,非法移民就会出现。而我们就是要确保我们有良好的、强有力的执法机制。"

"这是责任与权利的问题。"

绿党:政府把逾期滞留者视为"可舍弃的累赘"

绿党移民事务发言人Ricardo Menéndez March再次重提该党的政治主张,呼吁为逾期居留者提供转为居民的清晰途径,要求政府进行大赦。

"没有签证的人需要支持。他们大多数是我们社区中的活跃成员,他们在这里有家庭,也更容易遭受移民剥削。"他说,"今天政府故意歪曲最新的逾期滞留数据来刺痛我们的社区,把逾期滞留者当做罪犯,同时提出一项拆散更多家庭的法律改革。"

他表示,政府应该确保移民得到尊严和尊重。

"历届政府让太多人陷入不被社会接纳的困境,没有通往居留权的路径,把他们视为随时可以舍弃的累赘,而不是我们社区的一员。"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