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中国K字签证引发争议:网友担忧外来人才加剧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16:21 3/10/2025

Feng Kai /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记者

Double exposure of creative human brain microcircuit hologram on flag of China and blue sky background. Future technology and AI concept

专家指出,中国推出K字签证的时间点,恰逢美国大幅提高H-1B工作签证申请费用。 Photo: 123rf

中国新宣布的全球人才签证在国内引发强烈反弹,有人担心它会阻碍本国公民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工作。

这一新签证类别名为"K字签证",旨在从全球吸引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人才。

该签证面向18至45岁、在知名高校取得理工科(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本科学历的申请人。

签证的有效期、费用以及符合条件的院校名单尚未公布,但该签证已于周三正式开放申请。

与K字签证相关的话题标签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热传,多个讨论页面的浏览量达数千万。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后患无穷!中国也不缺这些本科'人才'!K签证完全没有必要!"一位微博用户评论道。

中国最大的民营招聘平台智联招聘2024年的报告显示,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仅为55.5%。

许多人表示担心,国际人才的涌入会加剧本土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此前,外国申请人必须先在中国找到工作,才能申请具有工作权利的签证。

而新签证类别被视为给予外国人才"更大便利",因为申请人不再需要工作单位担保。

"[中国]每年不能及时就业的理科大学生素质要比你们引进的外国本科人才差?"一位微博用户质问。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一新签证将为高素质青年STEM人才提供便利通道,最终有助于中国加快科技领域的科研与创新。

中国面临"3000万人才缺口"

专家称,在经济增长面临阻力、就业机会紧缺的大环境下,一些人不支持K字签证政策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担心移民潮可能侵占本地居民的利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陆风鸣博士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

除了给就业带来压力,陆博士指出,中国的人口结构也是导致这种强烈反对情绪的原因之一。

"许多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历史上都形成了以单一民族为主导的国家认知,"他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K签证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群,不限族裔,必然会引发部分公众反弹。"

K字签证的消息出台后,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针对非华人移民的种族主义评论和表情包,其中针对印度人的攻击最为多见。

随着关于K字签证的争论升温,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本周发表文章回应相关担忧。

"尽管我国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但高层次人才仍然缺乏。有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就接近3000万人,"文章指出。

中国政府此前发布的文件显示,电信、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装备位列中国关键制造业领域榜单前列。

【人民日报】文章还称,K字签证的发放对象是来自知名大学或机构的青年人才,他们并不是网上炒作的的"低素质劳动力"。

"这样的人才十分紧俏、多多益善,何来冲击就业?"文章写道。

独立经济学家、评论员余丰慧表示,如果管理得当,移民政策不仅不会威胁本地就业市场,反而会为中国创造新机遇。

"关键在于建立透明公正的制度框架,确保政策实施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余先生对ABC表示。

陆博士认为,中国希望通过新的签证与美国争夺全球顶尖人才。

他说,签证的公布时间绝非巧合,细节未完全披露也可能表明,这一宣布比预期略早。

"[这一举措]最大可能的原因,是为了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的新政策,即对H-1B工作签证申请加收10万美元(约合15.11万澳元)费用,

"从长远来看,中美之间的竞争在未来很可能会集中在硬科技领域,而硬科技人才的争夺也将成为关键因素。

"鉴于美国近期出台了针对部分外国人才的限制政策,中国推出相应的签证,也显得顺理成章,"他说。

陆博士补充,从长远看,中国也面临不可回避的人口结构挑战:出生人数预计将逐年不可逆转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为954万,总人口已连续三年下降。

"因此,为了弥补未来劳动力缺口,长期来看适度扩大高生产力移民的引入,是中国政府不得不做出的战略选择," 他说。

移民制度"滞后"

专家们还指出,尽管K字签证降低了申请门槛,但中国的移民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尚未跟上。

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外国员工能否适应中国企业的工作文化和安排。

"对于在国外生活和工作过较长时间的外国人,能否接受中国企业的劳动条件仍是一个挑战," 陆博士说。

中国科技公司因超长的工作时间而饱受批评,即所谓的"996"工作文化。

尽管政府出台法规禁止这种做法,陆博士表示,在IT和新能源汽车等快速增长的行业,长时间工作依然普遍存在。

他还补充称,语言障碍也将成为申请人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希望在中国创业的人。

余丰慧表示,K字签证的推出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成为移民国家,因为中国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和现行法律体系与传统的移民国家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有望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吸引更多国际人才短期或长期居留。同时,这也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余先生说。

中国的移民政策目前由新成立的国家移民管理局负责。

陆博士表示,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移民管理方面经验有限,政府仍在探索如何制定这些政策。

"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虽然不需要直接面对选民压力,但仍需应对来自公众的间接压力," 陆博士指出。

"如果公众反弹过大,这项政策很难长期推行。"

ABC已联系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寻求评论。

本文中文报道首发于ABC中文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